鉆桿接箍是石油、天然氣及礦產勘探開發中,用于連接兩根鉆桿、傳遞扭矩與載荷的關鍵部件,其設計和性能需適配井下復雜工況(如高壓、高溫、腐蝕、頻繁沖擊),核心特點可歸納為以下 5 點:
1. 高強度與高韌性,承載能力突出
作為鉆柱的 “連接樞紐”,接箍需同時承受鉆桿傳遞的扭矩、軸向拉力 / 壓力、彎曲應力,以及井下沖擊載荷(如鉆進時的振動、起下鉆的磕碰)。因此,其材質多選用高強度合金鋼材(如 4145H、4130H 等),并通過調質處理(淬火 + 高溫回火)提升綜合力學性能 —— 既保證足夠的抗拉強度(通常≥950MPa)和抗扭強度,又具備一定韌性,避免在井下沖擊下脆斷。
2. 精密螺紋設計,密封與連接可靠性強
接箍的核心功能是實現鉆桿的 “無縫連接”,其內壁加工有與鉆桿端部匹配的特殊螺紋(如 API 偏梯形螺紋、直連型螺紋等),特點是:
螺紋精度高:螺距、牙型角、錐度等參數嚴格控制,確保與鉆桿螺紋緊密嚙合,避免連接間隙導致的扭矩損失;
雙重密封結構:部分接箍采用 “螺紋密封 + 金屬面密封”(如臺肩密封),不僅能防止井下鉆井液(含泥漿、高壓流體)從螺紋間隙滲漏,還能阻斷地層流體(如油氣、鹽水)進入鉆柱內部,保障鉆井安全。
3. 表面強化處理,耐磨損與抗腐蝕能力優良
井下環境惡劣(如鉆井液中的固相顆粒磨損、地層水的電化學腐蝕、高溫氧化等),接箍需通過表面處理提升耐用性:
耐磨損處理:常見磷化、氮化、鍍鉻或噴焊硬質合金等工藝,在接箍表面形成硬度較高的保護層(如氮化層硬度可達 HV800 以上),減少螺紋嚙合時的磨損,延長使用壽命;
抗腐蝕處理:針對酸性、高鹽等腐蝕工況,部分接箍會采用耐腐蝕合金材質(如鎳基合金),或進行防腐涂層(如聚四氟乙烯涂層)處理,阻止電化學腐蝕,避免接箍因銹蝕失效。
4. 標準化與互換性強,適配工業化作業
為滿足不同規格鉆桿的連接需求,鉆桿接箍的尺寸、螺紋類型等需遵循統一標準(如國際通用的 API Spec 5D 標準、國內的 SY/T 標準),特點是:
規格系列化:根據鉆桿外徑(如 2-3/8 英寸、3-1/2 英寸等)對應設計不同內徑、長度的接箍,確保 “一箍配一桿”;
互換性高:同標準、同規格的接箍可在不同廠家生產的鉆桿間通用,無需額外適配調整,大幅提升鉆井作業的效率,降低備件管理成本。
5. 結構緊湊,適配井下復雜空間
鉆井過程中,鉆柱需在狹窄的井筒內旋轉、起下,因此接箍的結構設計需兼顧 “強度” 與 “緊湊性”:
外徑適配井筒:接箍的外徑通常略大于鉆桿本體外徑(但需小于井筒內徑),避免在起下鉆時卡滯或刮擦井壁;
長度精簡:在保證螺紋嚙合長度(確保連接強度)的前提下,接箍長度盡可能縮短,減少鉆柱整體的 “剛性段”,提升鉆柱在彎曲井段(如水平井)的通過性。
添加微信好友,詳細了解產品。